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·其三

元好问 元好问〔金朝〕

郁郁围城度两年,愁肠饥火日人煎。
焦头无客知移突,曳足何人与共船。
白骨又多兵死鬼,青山元有地行仙。
西南三月音书绝,落日孤云望眼穿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我在这座被围困的城市中度过了两年,每一天都被忧愁和饥饿煎熬,内心如被火焰煎煮一般。
我焦头烂额,无人知晓该如何艰难地转移,拖着疲惫的双脚,也无人愿意与其同舟共济。
因为战争,又多了许多白骨和士兵的亡灵;然而青山依旧,那里原本就居住着贪图安乐享受的人。
已经三个月没有来自西南的消息了,书信断绝,我望着落日和孤独的云朵,眼睛几乎要望穿了。

注释
“郁郁”二句:汴京围城中,百姓食尽,无以自生,米升直银二两,贫民往往食人,殍死者相望(《归潜志·录大梁事》)。
突:炉灶的烟囱。有一客人到主人家,见主人灶上直突,建议换为曲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赏析

  金天兴元年(1232)三月,蒙古军进围汴京,攻城十六昼夜,城内外死者以百万计,旋许和解围,五月汴京大疫,凡五十日,诸门出柩九十余万,贫而死无葬身之地者更不计其数。十二月蒙古军再围汴京,翌年,金将崔立发动政变,以汴京降蒙古,四月蒙古军入汴。前后跨越两个年度,故此诗首句即概括了这段围城痛史。

  “郁郁”正写其抑郁忧伤之情。除了亡国之痛搅起百结愁肠外,还有饥饿的煎熬,首联的次句即写这种惨状。身为朝廷命官的诗人尚且饥愁交加,一般百姓所受的痛苦更是可想而知了。刘祁《归潜志》载:“百姓食尽,无以自生,米升直银二两,贫民往往食人殍,死者相望,官日载数车出城,一夕皆剐食其肉净尽。”此段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元好问

元好问

元好(hào)问(1190年8月10日—1257年10月12日),字裕之,号遗山,世称遗山先生。太原秀容(今山西忻州)人。金代著名文学家、历史学家。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、文坛盟主,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,被尊为“北方文雄”、“一代文宗”。他擅作诗、文、词、曲。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,其“丧乱诗”尤为有名;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,可与两宋名家媲美;其散曲虽传世不多,但当时影响很大,有倡导之功。有《元遗山先生全集》、《中州集》。 925篇诗文  476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送秦中诸人引

元好问 元好问〔金朝〕

  关中风土完厚,人质直而尚义,风声习气,歌谣慷慨,且有秦汉之旧。至于山川之胜,游观之富,天下莫与为比。故有四方之志者,多乐居焉。

  予年二十许时,侍先人官略阳,以秋试留长安中八九月。时纨绮气未除,沉涵酒间。知有游观之美而不暇也。长大来,与秦人游益多,知秦中事益熟,每闻谈周、汉都邑,及蓝田、鄠、杜间风物,则喜色津津然动于颜间。二三君多秦人,与余游,道相合而意相得也。常约近南山,寻一牛田,营五亩之宅,如举子结夏课时,聚书深读,时时酿酒为具,从宾客游,伸眉高谈,脱屣世事,览山川之胜概,考前世之遗迹,庶几乎不负古人者。然予以家在嵩前,暑途千里,不若二三君之便于归也。清秋扬鞭,先我就道,矫首西望,长吁青云。

  今夫世俗惬意事如美食、大官、高赀、华屋,皆众人所必争,而造物者之所甚靳,有不可得者。若夫闲居之乐,澹乎其无味,漠乎其无所得。盖其放于方之外者之所贪,人何所争,而造物者亦何靳耶?行矣诸君,明年春风,待我于辋川之上矣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浣溪沙·往年宏辞御题有西山晴雪诗

元好问 元好问〔金朝〕

往年宏辞御题有西山晴雪诗。

日射云间五色芝,鸳鸯宫瓦碧参差。西山晴雪入新诗。
焦土已经三月火,残花犹发万年枝。他年江令独来时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雁门道中书所见

元好问 元好问〔金朝〕

金城留旬浃,兀兀醉歌舞。
出门览民风,惨惨愁肺腑。
去年夏秋旱,七月黍穟吐。
一昔营幕来,天明但平土。
调度急星火,逋负迫捶楚。
网罗方高悬,乐国果何所?
食禾有百螣,择肉非一虎。
呼天天不闻,感讽复何补?
单衣者谁子?贩籴就南府。
倾身营一饱,岂乐远服贾?
盘盘雁门道,雪涧深以阻。
半岭逢驱车,人牛一何苦!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